電焊工被重達數百公斤的鋼柱打中,造成7根肋骨骨折,每根肋骨斷成數截。湖南省人民醫(yī)院心胸外科采用3D打印技術確定骨折部位、明確手術切口,最終成功施行手術。國內外文獻查新顯示:“未見3D打印技術運用于肋骨骨折手術的報道”。
25歲的潘勇(化名)是江西豐縣人,在岳陽汨羅一處建筑工地從事電焊工作。11月7日下午1時許,他在焊接一根高約五六米、半米粗、重達數百公斤的鋼柱時,柱子突然傾倒,打中他的右側胸部?!昂芡?,好在沒有砸到頭,不然腦漿都會被砸出來?!迸擞抡f起來還有些后怕。隨即,工友將他送往當地醫(yī)院,并于9日晚上7時許轉往湖南省人民醫(yī)院心胸外科病房。
X片檢查發(fā)現(xiàn),潘勇第2-8根多根多處肋骨骨折,其中第4肋骨斷成5截,還有雙肺挫傷、右側血氣胸,這些讓他不敢大口呼吸,更不敢咳嗽。由于潘勇體型偏胖,皮下脂肪厚,加上多根多處肋骨骨折導致胸壁軟化及背部肩胛骨遮擋,很難從體表準確觸及具體骨折部位,這給精確確定肋骨骨折部位和手術切口設計帶來一定困難。
為了更精確的定位骨折和盡量減少切口的創(chuàng)傷,經過科內討論及與放射科、麻醉科、手術室等科室合作,心胸外科張志功醫(yī)師在楊勁松主任和劉一騏教授的指導下,決定利用3D打印技術為患者打印出胸廓骨骼及肋骨骨折與肩胛骨的3D模型。據中國3D打印第一互動媒體平臺南極熊了解,整個過程是這樣的:首先,為患者做了胸部的CT掃描,然后將數據導入專門軟件,再用3D打印機等比例縮放,接著用光敏樹脂材料打印出肋骨骨折與肩胛骨模型,最后由醫(yī)生對著實體骨折模型進行手術設計,以便制定手術方案和確定骨頭內的固定位置。另外,由于有了實體模型,醫(yī)生得以在術前與患者及家屬進行充分溝通,讓他們更加直觀地了解手術過程、肋骨多處骨折與肩胛骨的關系及解決方法。
在11月9日晚上的手術中,醫(yī)生首先根據3D模型實時確認骨折斷端的位置,然后為潘勇施行了胸腔鏡探查+開放性肋骨骨折內固定+右肺修補手術。由于采用了3D打印技術,使得手術更精準,創(chuàng)傷更小,過去需要3小時才能完成的手術縮短為2小時,麻醉時間和出血量都減少,降低了患者肋骨固定器感染的可能性。術后,患者從監(jiān)護室轉回普通病房,一周后康復出院。